新聞中心
News Center民以食為天。食品是人們生活的基本保障,但是近年來,食品安全事件卻屢屢發生,其中,較為常見的一個重要隱患就是霉菌毒素。
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,它們可通過飼料或食品進入人和動物體內,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,損害機體的肝臟、腎臟、神經組織、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。
在食品行業,已報道的對人和動物造成危害作用的霉菌毒素大約有200種,世界上每年大約有25%谷物遭受各種霉菌污染,危害較大的主要有黃曲霉毒素、嘔吐毒素、赭曲霉毒素、玉米赤霉烯酮、伏馬毒素、T-2毒素等,這些毒素對農產品及飼料的污染在2002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根源。因此,需要使用儀器對霉菌毒素進行檢測。
要防范霉菌毒素,原料品控與保管非常重要,在食品加工、運輸、儲存環節都要及時檢測。業內企業表示,真菌毒素確認方法主要有薄層色譜法(TLC)、氣相色譜法(GC)、高壓液相色譜法(HPLC)和各種聯用技術如氣質聯用(GC-MS)、液質聯用(LC-MS)等;目前國家標準中對于真菌毒素的分析,主要有HPLC-FLD和HPLC-MS/MS等方法。
在2017年,我國的一家儀器儀表企業還研發出一款霉菌毒素熒光定量檢測系統,通過了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驗證,對標糧食行業標準LST6111-2015、LST6112-2015和LST6113-2015,打破國外產品在這一領域的長期壟斷,推動了國產食品檢測儀器的進步。
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,2017年,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需求規模將近685億元,2018年,將增長至774億元。同時,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特別是免疫學、生物化學、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,霉菌毒素檢測技術也不斷趨于快速準確、操作簡單。
但是與外資企業相比,國產食品檢測儀器在技術和產品成熟度方面仍然存在差距。2017年,我國檢測分析儀器進口規模達69.38億美元,而出口規模僅為12.28億美元,貿易逆差繼續擴大。
為了保障食品安全,我國建立了很多的快檢室以及檢測中心來推動食品安全體系的建設。但是在一些領域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比如,在校園食品安全中,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,已有多起校園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。根據統計,僅在上海一地,就有超過一百萬的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生日常在學校集體用餐,如果不能保證食品安全,后果不堪設想。另外,在越來越受歡迎的外賣行業,食品檢測同樣需要重視起來。
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越來越強,食品檢測也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對于相關企業來說,要密切關注新技術和新方法,不斷完善技術創新,推出適用的檢測技術和檢測儀器,才能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。